新聞動態
鋁合金壓鑄件的結構設計經驗
鋁合金壓鑄件的結構設計經驗;
1、考慮到壁厚問題,為了避免厚度不均(對填充有很大影響),可以通過軟件進行厚度檢查。
2、考慮到剝離問題,內腔建議傾斜角度為1.5度以上。條件允許時,拔模角度越大,就能有效地避免拉力。
3、從結構上盡可能避免模具結構的復雜結構的出現,要簡潔明了。
4、材料選擇是ADC12還是AlSi12Fe等,取決于是否有防腐要求。
5、如果需要薄壁特征,可能不會太薄。須設置加強筋,增加彎曲能力,加強筋厚度為壁厚0.6 ~ 1T是。
6.對于鋁合金來說,模具的溫度和壓力比塑料大得多,對設計的準確性要求非常嚴格。即使是好的模具材料,一旦有焊縫,也會對模具的壽命產生重大影響。鋅合金和塑料差不多,模具壽命相對較好。
7、不能有凹陷的尖角,避免模具上有尖鐵,容易出現崩角。
8、壓鑄的準確度比較高,但比塑料差,傾斜力大于塑料,一般結構不能太復雜。
9、鋁合金壓鑄件容易引起氣孔,特別是可能出現在CNC加工面上,需要特別注意。
10、有沒有考慮剝離頂針的大致位置?頂針通常由供應商定義,建議在放置在功能面上時進行加工處理。
11、滑塊流出表面合理嗎?分模面(分模線)可使滑塊不受復雜圓角特征的影響,從而使滑塊更容易剝離和后處理(分割引起的毛刺邊等)更容易清理。);
12、鋁合金壓鑄件不允許存在倒扣結構;
13、設計的零件是否充分考慮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插入件、滑塊的數量?
14、多個零件一起成型時,預留(替代)特征是否滿足要求?插入區/插入區分割是否考慮邊界影響;
15、對于導流板設計,PCBA螺釘固定凸臺(凸臺大于30毫米)增加了導流板,導流板的高度能滿足充電要求嗎?
16、外部結構回合,鋒利的結構避免對組裝者造成人身傷害。(特別是最終數字模型,需要外部圓角處理);通常,輪廓圓角最小R2/渠道內部特征轉換區域圓角最小R2;
17、對于需要表面加工的零部件,在零部件設計時應考慮留下加工流量,其余為0.8mm最好不要大于。(供應商過切有風險的情況下也應考慮。)
18、對于壁厚,如果面積大于500cm,則可以保持浮雕的最小壁厚標準*0.9(例如2.25/20x25(普通2.5))。
19.須在力結構上安裝加強筋,加強筋須設置為鋁填充方向。
20、定位銷不支持,僅用于定位。定位銷位置通常比螺紋孔安裝面低0.5mm。
21.如果需要貼標簽,則須設計相關特征,以便正確貼標簽(倒著、不歪)。
22、加工和毛坯表面0.5x30倒角改善加工后的柔軟毛刺。
23、如果鋁合金壓鑄件有氣密性要求,螺紋孔位置應進行壁厚檢查(考慮到機器和壓鑄之間的偏差,建議其余壁厚不小于3mm)。